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

聖嚴師父---【生活心法】用佛法補福報

我從小就是沒有福報的人,一生皆在逆境中度過。


由於福報不夠多,以致於缺少寬宏大量的心,偶爾也會對人慳吝或與人計較。所謂寬宏大量,就是一方面要把自己所擁有的與他人分享,另一方面也要原諒他人的過失。

我的智慧不夠,修證不夠,禪定不深,學識不足,涵養不夠。正因為我知道自己的缺點很多,所以我經常生起慚愧心。

通常我不敢站在上首,走在人前,不敢浪費財物,不敢和人比高低、論長短。雖然我仍有嫉妒心及不平衡的心,但每當我發現自己的愚痴時,會立刻用佛法的智慧,回到謙遜的原點。

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「人生,福氣啦!」

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

法華鐘響,心年吉祥~祈願真大吉祥

法華鐘響,心年吉祥~祈願真大吉祥


活動開始日期︰ 2012/1/22

活動結束日期︰ 2012/1/23

活動時間︰ 星期日︰21:00~23:59 ,星期一︰00:00~00:30


聞鐘聲,煩惱輕,智慧長,菩提增。禮法華,身安定,心感動,喜迎年。

聆聽方丈和尚新年的開示與祝福,

祈願大眾新年真大吉祥。

◎全程禮拜法華鐘區: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法華鐘樓兩側及大殿。

◎隨喜聞鐘聲區: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法華鐘樓下方平台及大殿。  

活動辦法


一、 全程禮拜法華鐘

  1. 著海青並全程參加,時間1/22(日)除夕21:00~24:30。

  2. 採事先報名方式,敬請填寫報名表。填妥後請e-mail或傳真報名。

  3. 報名時間:2011/12/24受理。名額有限,欲報名從速。

  4. 無法跪拜請直接至現場參與隨喜,無須填寫報名表。

  請點選下載報名表

二、 隨喜聽鐘

   歡迎大眾隨喜參與。如為團體上山請事先預約( 法鼓山團體參訪表 ),以利安排各項接待服務準備事項。

三、服務電話:(02)2498-7171 傳真:(02)2408-1293

  電子信箱:ddmeven@ddmf.org.tw

四、法鼓山新春法會活動設有

  ◆ 點燈:法華燈,祈願少煩惱,增智慧;

       光明燈,祈願幸福一整年,除了供養諸佛菩薩外,也祈求自己與親友們,天天如意、日日平安。

  ◆ 歡迎贊助新春活動、隨喜打齋供眾,廣結善緣,廣眾福田。

  ◆ 以上詳情請洽詢法鼓山知客處

活動流程

‧ 21:00 梵音悠揚

‧ 21:50 爐香讚

‧ 22:05 法華偈、開經偈

‧ 22:10 聽聞鐘聲(一場音聲的佛事)繞鐘‧拜鐘

‧ 23:57 大眾許願 為自己、家人、台灣及世界祈福

‧ 00:00 圓滿法華鐘聲第108響

‧ 00:02 回向

‧ 00:16 方丈和尚開示祝福

‧ 00:20 法會圓滿

    法師祝福

您的遠行​MV~緬懷聖嚴師父

文化中心˙法鼓文化˙人生雜誌




人生要在平淡之中求進步,又在艱苦中見其光輝。

人生要在和諧之中求發展,又在努力中見其希望。

人生要在安定之中求富足,又在鍛鍊中見其莊嚴。

人生要在沉默之中求智慧,又在活躍中見其悲願。

此乃是以人生佛教的生活態度, 來推展人間淨土的理念。

~聖嚴師父~













聖嚴師父即將圓寂三周年

法鼓家風聖嚴家教深遠音

無事忙中老.空裡有哭笑

本來沒有我.生死皆可拋

感念分享予您您的遠行

演唱楊培安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feature=player_detailpage&v=FLBr6ooElq8
作詞張光斗

作曲戴維雄

法鼓文化感念發行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LBr6ooElq8&feature=player_detailpage

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



景觀組模範義工-美玉師姐

初階禪七心得(給同修的一封信) / 常輯 2007/11/16晚

今天是禪七的最後一天晚上,總護法師要我們寫一封信給最親近的人或物,訴說這七天的禪修情形,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寫給您,因為有您的犧牲與付出,才成就我能順利的參加這次在法鼓山舉辦的初階禪七,感恩您。


自從加入法鼓山景觀維護組擔任義工以來,雖然每次都是懷著愉快的心情收坡回家,但總覺得還是少了些什麼?所以想藉由禪修重新認識自己後再出發,今年陸續參加了禪二及禪一,這一次更是請了四天假參加初階禪七;
但以前從沒有參加過這麼多天的禪修,心中總有些忐忑不安,深怕自己沒辦法順利渡過這七天,好在有您的支持及鼓勵,終究我還是沒有打退堂鼓,就在強烈颱風來臨前的週五晚上,坐上國光號直奔法鼓山。

這七天在禪堂內,從最初的坐二十分鐘,雙腿就開始酸痛麻,到第六天竟然可以坐四十分鐘不需換腿,這期間的成長除了聖嚴師父在DVD傳授的方法有效外,總護常遠法師以及果元法師的引導和解惑也讓我學到許多;每次禪坐後,感覺內心一次比一次沉澱,尤其是颳颱風的那兩天,雖然耳朵聽到風聲及雨聲,但內心竟是平靜無比,絲毫不因外境而心生漣漪,這是禪二及禪一所無法達到的境界,真的好慶幸能夠參加禪七。偷偷的告訴您,這七天之中不論是早晚課、慚愧懺悔、感恩拜懺等,我都不由自主的流下淚來,心中感覺只有靠努力修持佛法及禪修的方式,才能稍減自己累世所犯下的罪障;寫到這裡,心中的慚愧感又再度浮現,如果再不精進的話,那就枉走這一生了。

這次參加禪七的菩薩中,有二十幾位來自香港的師兄姐,看到他們精進的態度,實在感到非常的慚愧;以前總有許多不同的理由來說服自己不參加禪修活動,後來就變成了逃避而不知精進,這次看到香港的菩薩從海外回來參加禪七,不論是金錢或是時間,所花費的都比在地的我們要多,這種精神真是讓我感到佩服又慚愧,所以下次有任何禪修活動,只要時間許可的話,誠摯的邀請您一定要參加,您和我都不要缺席喔!

想想自從皈依聖嚴師父以來,直到近幾年,我們才比較有積極的參與法鼓山的義工及禪修活動,雖然物質生活上不比以前,但精神層面上卻是充實了許多,這些都是在修持佛法的道路上,我們所共同走出來的;勿忘等我們退休後,要在金山買個房子居住,以後可以每天上法鼓山擔任義工,一直到將來往生後,還可以將骨灰葬在生命園區內,天天與佛接近,這些都是你我的願望,再次感謝此生有您相伴,也感恩您的包容與寬恕。

夜已漸深,雖然這是這次禪修活動的最後一個晚上,但心中其實還想再多待個幾天,雖然那是不可能的,但希望明天您和女兒及兒子來當景觀的義工時,可以看到一個與七天前完全不同的我,祝福您!感恩您!

常輯 合十

網路佳文---每天做一件好事(洪蘭--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)

昨天去山地服務,坐我旁邊的是一位電子公司的副總裁。

我認得她很久,卻不曾跟她聊過私事。
我知道她是白手起家,但過程並不清楚。
昨天因為山路很長,她就告訴我她的故事。
她高商畢業以後,考進一個公家機關做會計。
她母親過世時,她回鄉奔喪,因為辦喪事要用錢,所以下了火車便去提款。
沒想到因為太過疲累,精神恍惚,她領完錢,抽出提款卡後,卻忘了拿錢,便匆忙回家了。
等到要用錢時,她才猛然想起錢還留在提款機上。
她飛奔去車站,一邊跑一邊哭,心想凶多吉少,火車站旁的提款機是最繁忙的,無主的錢誰不要呢?
想不到她跑到提款機時,看到一位老農夫,褲腳是捲起來的,腳上還有泥巴,手上拿著她的三萬元。
她感激得幾乎要跟他下跪。
她問老農夫,如果她沒有來,他會在那兒站多久?
老農夫說,三萬元不是個小數目,它的主人一定會回來找的。
她說,老農夫看到她出現,好像比她找到錢還要高興。
她了解原來這就是做好事的快樂。
於是她立下心願,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讓別人快樂的事。

她銷假回去上班後,便主動幫助人,看到事情就做,而且是心甘情願的做。
公文開始電子化後,勞委會開辦了電腦職訓班,她的主管替她爭取到名額,告訴她,這是新興的領域,學會了電腦,不怕沒飯吃。
她知道比她有資格的人多的是,是主管力荐她,給了她這個機會,所以她非常珍惜,努力的學,因而得到教課老師的青睞。
這位老師叫她晚上去上課,鼓勵她拿到正式文憑。
後來,她嫁給了這位老師。
當時男方家長很反對,但她先生很堅持,對父母說:「我在她身上看到為妻的一切美德。」
她深受這句話的感動,所以兩人剛出來創業時,雖然很辛苦,但是她一句話都沒有抱怨。
其實,人不必管美醜,潔身自愛、努力上進是最吸引人的條件。
她到現在還是每天要做一件讓別人快樂的事。
她說,她深深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。
她最讓我感動的是她富而不驕、誠樸勤儉。

有一次,我們下山時肚子很餓,那時還沒有高鐵,回到臺北至少得花三四個小時,所以我想在埔里先吃點東西再走。
我看到一家飯館,正要進去,她拉著我,眼睛四處搜尋,看到對街有個麵攤,就叫我過街去吃麵。
她說,兩個人吃飯,兩菜一湯,三百元跑不掉;吃麵,一碗才五十元,我們可以省下兩罐奶粉的錢。
因為有位善心人士介紹我們去買罐奶粉,給山上的孩子添營養,一罐才一百元,奶粉並未過期,只是罐子不好看而已。
我沒有想到一個家財萬貫的人會這麼節省,心中真是感動。

我父親常說:「廣廈千間,夜眠八尺。」
住再大的房子,晚上也是只能睡一張床。
人不要做守財奴,錢花出去是「財產」,不花叫「遺產」。
父親說,錢不可以浪費,要花在刀口上;但不可以小氣,該花的就要花。
我父親活得很快樂, 我看我旁邊的這位副總裁也活得很快樂。

孔子說:「三人行必有我師。」我又學到一課。
每天做一件好事並不難,而且又會使自己快樂。
做好事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,因為從幫助別人,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。

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

慈音的阿彌陀佛

慈因今年六歲  天真無邪 畫出心中的阿彌陀佛! 

1001030金山戶外禪+出坡禪




 


 






 



 


 

 








 
景觀五大金釵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淑惠&淑恩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







享受素烤佳餚
大家都很專注凝聽法師開示